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嵌“文化”入“校本”摭谈

时间:2014-05-14 00:57 点击:
【摘要】嵌文化入校本实践研究,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注重工具性的同时,挖掘出本土文化资源人文性的一面,注重学生语文应用、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。嵌入在教学活动中,应有活动目标的提前预设,课程研发的同时予以师生探究研学上的合作,另辟课文新途径;在

  【摘要】嵌“文化”入“校本”实践研究,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注重“工具性”的同时,挖掘出本土文化资源“人文性”的一面,注重学生语文应用、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。“嵌入”在教学活动中,应有活动目标的提前预设,课程研发的同时予以师生“探究研学”上的合作,另辟“课”“文”新途径;在课堂环节中,应有教学目标的提前预设,解读文本的同时予以师生“乡音乡情”上的互动,生成“言”“语”新智慧。

  【关键词】嵌入预设本土文化校本教学

  【中图分类号】G632【文献标识码】A【文章编号】1674-4810(2014)07-0122-02

  本土文化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的“嵌入”课题实践研究活动,教师将本土文化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整合,既要挖掘出校本教材的“文化性”,又要体现出语文学习的“校本性”,嵌“文化”入“校本”,更好地落实高中语文教学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”目标。

  嵌“文化”入“校本”实践研究,宏观上而言,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学科文言文、诗歌、现代文、名人传记等知识模块转变教学模式,把有价值的、可利用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本土文化资源“嵌入”到必修模块教学中。文赋适用于文言文教学,诗词适用于诗歌教学,连江楹联文化适用于“奇妙的对联”专题教学……

  嵌“文化”入“校本”实践研究,微观上而言,师生在“教”“学”活动时提前预设“嵌入”的目标性,探求活动的方式、方法,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,体验“文化”与“校本”的双向收获。本文主要从实践的角度,展现课题组实践的成果,与读者共享。

  一教学活动中预设“嵌入”的目标性,另辟“课”“文”新途径

  《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》指出,“高中语文选修课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,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,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。开设选修课,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的语文课程体系,有利于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可能,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。”因此,高中语文选修课可以通过校本课程、研究性学习、综合性活动等教学活动丰富语文课程体系,调动师生在“教”“学”环节中的互动,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。

  1.校本选修侧重于本土文化资源的文本建构

  高中校本选修(本土文化资源系列专题)“嵌入”语文学科知识板块,知识框架清晰,文本建构系统。“嵌入”的目标性明确,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就有章可循,校本教研的开展就循序渐进。目前,课题组已开发出《连江历史文化解读》《畲族文化》等校本教材,供高一、高二学段教学使用。各种校本教材仿照必修教材体例,参照单元模块建构,分为名人传记、诗词鉴赏、民间故事、民俗文化等单元。校本教材单元有主题,文本有注释,课后有练习……语文组研发的配套教案、单元试卷等供校本选修教学使用。

 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为“课”“文”,不仅能落实“课例”的选用,而且能实现“文化”的交流。校本教学独辟蹊径,拓展教师的“教”与学生的“学”的视野。

  2.研究性学习侧重于本土文化资源的鉴赏陶冶

  本土文化资源专题的研究性学习“嵌入”高中语文学科知识,研究的目标性更加清晰,过程的程序性更加突出。“嵌入”的目标性明确,研究性学习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,课前有搜集素材,过程有活动记录。目前,笔者指导高一部分学生进行“连江楹联文化的品读赏鉴”的研究性学习,将15名学生分为两组,合作分工,研究成果有小论文等。该研究性学习正好“嵌入”高一梳理探究的“奇妙的对联”专题。

  围绕本土文化资源专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,可以让学生从本土文化资源中找寻研究的课题,提出感兴趣的问题,从而获得鉴赏陶冶,增加学生文学底蕴,提高语文素养。
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